新闻动态导航图

应急管理部:聚焦重大事故隐患和企业开展排查治理

381

        近日,应急管理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《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》。应急管理部安全执法和工贸监管局局长杨智慧表示,2022年全国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金属冶炼企业检维修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、特殊作业领域。今年将聚焦工贸重点行业领域,切实提高整改质量,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,督促各地区和企业认真排查重大事故隐患,通过专家指导服务、强化精准执法。

        近期,形成《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》,应急管理部组织对《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(2017版)》进行修订。与2017年相比,新版判定标准有三个特点:

        一是更加权威。2017年版的判定标准属于部门规范性文件,增强了法律效力,现行的判定标准上升为部门规章。

        二是更加聚焦。新版判定标准、突出事故导向,一方面。针对近年来因承包、承租单位管理混乱、无证作业引发事故增多的趋势。新增承包、承租单位的安全管理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、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核合格等3项涉及管理方面的判定标准。另一方面。集中治理各行业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隐患。比如:冶金、有色行业聚焦高温熔融金属和有毒有害气体。轻工行业聚焦高风险的设备设施,机械行业聚焦铸造工艺熔融金属、可燃气体防爆,烟草行业聚焦熏蒸作业场所、烟丝制造中中毒窒息等重大风险环节,建材行业聚焦事故多发的清库作业、可燃和有毒气体,纺织行业聚焦高风险设备设施附近人员场所设置、禁忌物料混合存储。

        三是更加科学。比如对涉及重大事故隐患的有限空间作业范围进行了调整、限定在存在硫化氢、一氧化碳等中毒风险有限空间作业的辨识、审批和作业等要求,条款内容更加科学,这与重大风险息息相关。

        杨智慧介绍、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:一是冶金、有色等金属冶炼企业检维修事故多发,从2022年全国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来看。二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新模式带来新风险。三是特殊作业事故占比较高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表示,今年将聚焦工贸重点行业领域,切实提高整改质量,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,督促各地区和企业认真排查重大事故隐患,通过专家指导服务、强化精准执法。

        从企业层面看,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一直是安全监管执法的着力点,主要负责人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“关键少数”。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学习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、并定期带队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开展检查,组织研究部署、滚动开展对标自查自改。要组织细化企业各层级排查整治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、完善企业内部奖励机制,发动全员包括车间班组一线员工积极排查整治。要组织建立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台账。实行闭环管理,确保责任、措施、资金、期限和应急预案落实到位。

        从监管部门层面看,要坚持热情服务和严格监管并重,统筹开展好专家指导服务和精准严格执法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方面,加强对高风险的重点企业指导服务,帮助企业精准查找、科学治理重大事故隐患,各级监管部门要完善政府购买服务、聘请专家等指导服务的工作机制。去年、取得非常好的成效,应急管理部组织若干专家组对16个轻工企业聚集的重点县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,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多的发态势得到了初步的遏制。今年。通过专家指导服务,将继续对12个重点县开展专家指导服务,有效防范重大安全风险,也要求各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明确开展指导服务的省级重点县,切实提高隐患排查整改的质量。

        另一方面。聚焦重大事故隐患和企业主要责任人履职的情况,开展精准执法检查。对企业自查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。要严格依法惩处,依法不予行政处罚;对企业自查没有查出,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,如果已经按规定报告了,或者查出后未按规定报告,没有采取措施消除的重大事故隐患。对排查整治不力导致重大事故隐患依然存在或者发生事故的,要依法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“一案双罚”。通过强化执法,倒逼不主动排查整改的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。


转载自:中国经济网